发布时间: 2022-10-18 23:08:19 来源: 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1、选地:选择东西向长,阳光充足,南面无遮阴、无污染、水电方便的地块。
2、备料:依据日光温室的面积及要求备齐料。包括:脊柱、柁木、檩木、前柱、腰柱、拉杆、拱杆、纸被、草苫、压膜线、草苫拉绳等。
施工日期:一般在雨季过后,上冻之前完成。一般是8月上旬开始,10月下旬完工。
4、定位放线:按照设计的总平面图要求,把温室的位置定到地面,并按基础宽度用白灰放出边线。
5、筑墙:⑴临时性土墙:可用板打墙,或用草泥跺墙50cm厚,后部培防寒土1.0~1.2m左右;
⑵永久性砖墙:要先打好地基,然后砌墙。
注:砌筑时,都要求灰浆饱满,勾好墙缝,抹好灰面,以防漏风。
6、立屋架:⑴立柱:脊柱先放柱脚石,要求柱高一致,排成一直线,脊柱要向北斜5°,前柱要向南倾斜10°~20°;⑵柁檩:先上柁,再上脊檩、二檩、三檩。脊檩一定要平,并在山墙处插进20cm深;⑶前屋面骨架:先在前柱和腰柱上固定拉杆,拉杆一定要直,然后在拉杆上绑拱杆。
7、上后屋顶:⑴秸草结构:在骨架上先铺10cm厚秫秸并固定,然后加10cm厚碎草或稻壳,上面再加10cm厚秫秸,上抹5cm厚草泥;⑵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在温室后屋顶内侧采用5~10cm厚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外加20~40cm厚田土或草泥;(3)炉渣水泥砂浆封顶:在温室后屋顶内侧安放2~3cm厚木板,然后放一层5~6cm厚稻草垫,上部铺放20~30cm厚炉渣,再用5cm厚水泥砂浆封顶。
8、覆膜:选择睛朗无风,气温较高的中午进行。膜宽应比前屋面多出1m,膜长度比温室实际长度多2~3m,使薄膜尽量能包住一部分山墙。上膜先从屋脊处固定,然后拉紧薄膜,卷一段后,置于预先在温室前脚下挖好的沟里,随即填土踏实,薄膜上下固定之后,再从两山墙上东西拉紧,将膜包过山墙顶部,固定在它的外侧。最后用草泥或砖把山墙顶封好,再把压膜线固定好。
9、挖防寒沟:(沟宽30~40cm,沟深40~60cm)防寒沟内填满干草后,顶部压一层15cm厚黏土,并向
南倾斜,以防雨水流入沟内。
10、作业间修建:冬天西北风较多,把门留在东山墙为好,一般高1~1.5m,宽0.5~0.8m.在寒冷季节,通向温室的门里侧应设一个40cm高的围裙,以防止冷空气直接进入室内,降低室温。
现阶段温室温室大棚生产运营依然是一个发展趋势的趋势,但是究竟建一个怎样的温室才可以确保棚里农作物不会受到寒潮危害。弘康温室工程专家觉得温室大棚建设步骤非常轻巧,技术性较为细致。在我国的蔬菜销售关键是以大棚蔬菜栽种为主导,因此,蔬菜水果温室温室大棚的设计图和搭建品质直接的危害在我国青菜的产销量和品质。
要想大厦盖的高,路基就需要打得。针对温室温室大棚而言也是一样,温室基本建设场所在地底一米深的范畴内要无比较大石头、地下管道、地底设备等阻碍物。在基本建设早期,施工队伍必须依据温室基本建设规定搞好五通一平工作,即试压、插电、安全通道路、打电话、通排水管道、整平和夯实场所。另需依据设计开展温室独立基础基本建设,温室四周设0.5米多墙体裙,在其中±0.000下约0.5米,±0.000上0.5米,基本和筏板基础顶端预埋件螺栓,用以联接上端构造柱,墙面里外混合砂浆收面。墙面四周设80cm宽混泥土洒水,散水外接设备排污沟。
温室全部钢架结构原材料均选用国家标准高品质热镀锌钢管,桁架结构选用黑管先生产加工、电焊焊接,后热镀锌防腐蚀,施工工地当场拼装无电焊焊接。依据提早预埋件的螺栓依照设计开展行为主体框架的组装工程施工,框架组装结束后开展房顶、桁架结构及排水沟和别的钢架结构联接件的组装工程施工。各联接件所有选用热镀锌螺栓,即防腐蚀又美观大方。为了更好地提高温室主体工程、密闭性、美观大方及拼凑检修便捷开发设计了温室全部的铝合金型材。
现行标准温室关键选用夹层玻璃、塑料薄膜、耐力板等资料开展遮盖,这种原材料透光度好,导热系数高,使用期限长。除塑料薄膜外别的遮盖原材料均用专用型耐磨合金钢预制构件固定不动,表层选用阳极氧化处理,依照国家行业标准生产制造。温室房顶三角型平屋面位置所有选用铝型材构造而不选用钢架结构以提升透光度。全部排水沟下都是有“U”形或“几”形铝合金型材冷凝水回收槽,凝结水根据自来水管排到温室外,以更强减少环境湿度,有益于植物生长发育,防病害。降温水帘处配备遮阳网,避免病虫害进到。
空气流通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排风方法,它运用风速和温差来完成温室里外气体互换,做到减少温室内环境温度和温度的目地。普遍的温室排风系统有顶端排风系统和侧边排风系统。户外风力和开窗通风总面积决策了气体互换速度,经研究表明全景天窗加测室内通风实际效果最好。顶端开窗通风系统软件和侧开窗通风系统软件是由减速机促进传动系统杆齿条系统软件传动系统,减速机与转动轴接口方式为专用型连轴器,便捷组装与维护保养,提升操作系统的负载水平和抵抗极端条件的工作能力。
依据温室温室大棚主要用途及基本建设地域的不一样,客户还可依据具体规定组装不一样的配套设施来健全温室的作用。普遍的温室配套设施有:离心风机降温水帘系统软件,内、外遮阳系统,内保温系统,升温系统软件,挪动灌溉系统,移动苗床系统软件,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物联网自动控制系统等别的设备。伴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温室温室大棚产业链也向多样化发展趋势,愈来愈多的新兴科技发生,也造成温室的作用愈来愈强劲,运用愈来愈普遍。针对使用者而言,更低的人力,大量的生产量,更标准化的管理方法,更高的经济收益才算是最适用的。
现代化农业的日益发展趋势,让温室温室大棚不仅限于水果种植这一方面,还能够打导致:新科技蔬菜水果示范区、植物工厂、科学研究温室、盆栽花卉温室、绿色生态旅游观光温室、生态餐厅温室、生态观光农业温室等各种各样形状。新式智能化温室的基本建设、不但可以加速在我国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居民收入、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趋势,还能够为在我国住户带来更高品质、丰富多彩、安全性的农业产品,达到住户对农产品质量、总数和食品卫生安全上的要求。
一、加大墙体和后坡厚度增强温室保温性能
温室的蓄热面包括三面墙体、后坡和地面。当蔬菜植株遮严地面后,墙体、后坡就成为主要的受热面。要求增加墙体和后坡的厚度主要是为了增加其蓄热量,当然也不排除其防寒保温的作用。其中,能否蓄热保温就成为温室冬季生产成败的关键。实践证明,要想抵御冬季的灾害性天气,温室土墙体底宽应达2米,上宽应达1.5米,呈一梯形。若砌砖墙,厚度应不少于1.2米,即内50厘米为吸热层,中空80厘米,内填打成捆的麦秸,作为隔热层,外18厘米作为防寒层。冬季后墙外还应再靠30厘米厚的玉米秸。
二、建半地下式畦面以利于土温提高
若建土墙温室,可以把墙体南边的部分土推到墙体上,并用推土机压实墙体,然后把内墙壁削直铲平。因墙体用土较多,所以室内畦面比室外的地面要低30~40厘米。半地下式畦面虽然南边有少许遮光,但室内畦面低于室外,室内的土温不至于降低过快,能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这就是冬季温室低畦栽培能够增产、增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三、增加后坡厚度避免厚薄不均
温室的后坡面朝北,同墙体一样也是主要的散热面,因此建造后坡时,其仰角要在45度左右。高仰角可使后坡成为一个理想的受光蓄热面。仰角小,不但本身难以受光蓄热,还会遮挡后墙体,影响墙体的受光蓄热。
后屋面的厚度应在50~60厘米,目前多数温室的后坡是北部厚、南部薄。有的屋顶南沿只有10~15厘米厚,这一问题要引起重视。
四、增加跨度和长度提高可利用面积
温室是一种高投入设施,在原基础上再稍许增加一些投入就能扩大室内面积。根据计算表明:温室每向南延伸1米,可利用面积就会增加11%,而脊高只需增高20厘米即可达到比较理想的屋面角。增加温室的长度也是减少投入、扩大种植面积的一种办法。更主要的是室内空间增大后,温度变化平稳,尤其是夜间降温速度慢。因此,在地块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目前多数为50米长的温室加长到100米,甚至更长些。
五、保护好前屋面
温室的前屋面(薄膜覆盖面)白天是受光面(要求每日清扫,保持良好的透光度),夜间是最大的散热面。因它的表面积等同于室内土地面积,这么大的散热面如若保护不好,墙体、后坡的蓄热性再好,也会功亏一篑。目前,人们多采用草苫覆盖的方法来保护前屋面,草苫的厚度要求在5厘米以上。盖时要前苫压后苫,在连接处相压的部分不少于20厘米,而且苫外要覆一层防雨保温膜,以免雪水、露水打湿草苫,降低其保温性。据测定,草苫外盖防雨膜的温室比不盖防雨膜的温室室温可提高1.5℃左右。
一、建造日光温室大棚的地点要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有供电设备,以便管理和产品运输。
二、不应在风口上建造日光温室大棚,以减少热量损失和风对日光温室大棚的破坏。
三、不能在窝风处建造大棚,窝风的地方应先打通风道后再建日光温室大棚,否则,由于通风不良,会导致作物病害严重,同时冬季积雪过多对日光温室大棚也有破坏作用。
四、低洼内涝的地块不能建造日光温室大棚,必须先挖排水沟后再建大棚;地下水位太高,容易反浆的地块,必须多垫土,加高地势后才能建造日光温室大棚。否则地温低,土壤水分过多,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五、选地势开阔、平坦,或朝阳缓坡的地方建造日光温室大棚,这样的地方采光好,地温高,灌水方便均匀。
六、日光温室大棚建造的方位应南北延长,棚的侧面向东西,则棚内光照分布均匀。棚与棚左右之间距离,是棚高的2/3。两棚之间距离过大,浪费土地,过近影响日光温室大棚透光和通
1.场地规划
(1)确定温室方向:应从充分利用太阳光来考虑,温室面向正南或南偏西5~7度为宜。
(2)确定前后排温室间距离:该距离应以冬至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前栋温室不遮蔽后栋温室的太阳光为标准。该距离一般为前栋温室脊高的2倍。
(3)道路布置:温室群一般以南北路为主干道,主干道宽不小于5米,路两侧设排水沟,路面应用煤渣、碎石等材料进行简易铺设。主干道两侧温室对称布置。在主干道两侧,东西每隔2列温室,南北每隔8~10排温室应设宽度为4米左右的田间通道,以便于运输。
2.施工步骤
(1)放线:平整地面,确定温室方位角、温室跨度、长度、山墙位置、作业间面积、位置,然后钉桩放线。先从东山墙或西山墙的外侧拉一条南北线,再从后墙外侧拉一条东西线,两条线都要拉紧,以两线的相交点为基点,向南量6米取一个点,再向东或西量8米取一个点,由6米的点上量10米,把10米的点与8米的点重合,两线相交成直角,也就确定了后墙位置。后墙位置固定后,确定另一侧山墙时,以东西线为基线,由山墙外侧南北拉一条线,从两线(与东西线)的交点开始南北线量6米,东西线量8米,仍用10米长的线与8米和6米两个点重合。
确定山墙和后墙基线后,按墙体厚度拉里线,在两线(里线与外线)中间筑墙。
(2)筑墙:土墙厚度1米,高度因温室脊确定。一般比屋脊低1米左右。砖墙多采用24厘米(内)+7~10厘米(中空)+12厘米(外)方式建成。
(3)立屋架:主要是前后屋面拱架与纵向拉杆拱架间距1~1.2米,纵向拉架6道,最好用4分钢管。
(4)上后坡:后屋面因覆盖材料而异。保温板以直接覆盖粘合为宜;如用铺箔抹泥时,用玉米秸秆作箔,成捆摆在椽木上,上面压道横筋绑缚在柁木上,然后用麦秸、乱草等把空隙填平,抹2厘米厚的草泥,上冻前再抹第二遍草泥,草泥将干时捕一层乱草,再盖玉米秸防寒,把后坡填平,以便于卷放草苫。
(5)覆盖薄膜:在霜冻前选无风的晴天覆盖薄膜,薄膜的长度应超过东西山墙外1米以上,宽度超过前屋面1米。聚氯乙烯薄膜幅宽多为2米,最宽为3米,需要提前烙合,烙合的方法是用一条3~4厘米宽的光滑木棱,固定在案子上,把两幅薄膜的边缘重叠放在木棱上,上边盖一条牛皮纸,用200℃的电熨斗缓慢地在牛皮纸上加一定压力滑过去,揭下牛皮纸条,两幅薄膜已经粘合在一起。
覆盖薄膜前先卷成卷,由屋顶上把上边固定,再拉到下边,卷入高粱秸,埋入底脚下预先挖的沟中,埋土踩紧,再向东西拉紧,卷入高粱秸或木条,固定在山墙外侧。
覆盖薄膜后,在各拱杆间拉上压膜线,压膜线最好用特制的塑料压膜线,也可使用尼龙绳,上端固定在事先准备好的固定压膜线上端的木杆或铁丝上,下端固定在前底脚预埋的地锚上。压膜线必须压紧,才能保证大风天薄膜不受损坏。
(6)挖防寒沟:覆盖薄膜以后,在上冻前,在北纬40度以北地区,需要在后墙外培土,培土厚度相当于当地冻土层厚度,从基部培到墙顶以上。在前底脚外挖40厘米宽、40~50厘米深防寒沟,沟内填满乱草,上面盖黏土踩紧,高出地面,向南有一定坡,以免漏进雨。
(7)建作业间:50~60米长的温室,在东西山墙外,靠近道路的一侧建作业间,温室长度超过100米的可把作业间建在中间,变成东西两栋温室。作业间宽2.5~3米,跨度4米,高度以不遮蔽温室阳光为原则。作业间南面房门,门口高1.75~1.8米,宽75厘米。建在山墙外时,靠近温室后墙开一道门,与温室后部走道相通。
作业间除供管理人员休息外,还可放置工具及部分生产资料,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止冷风直接吹入温室。所以作业间必须建得严实。
(8)施工注意事项:
①无立柱日光温室的后墙和前拱脚基础承受着较大的水平推力,砖墙砌筑砂浆强度不够将会导致后墙和前拱脚基础的破坏,桁架拱脚一旦产生位移,整个桁架的承载能力将会大大降低,甚至于失去承载能力。因此,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砌筑砂浆的强度,其强度等级一般不应小于M5。
②轻钢桁架的下弦应尽可能采用通长钢筋,上弦管件的长度不够时,应采用焊接连接,连接点应避开受拉区域,一般将连接点布置在上弦前坡面总长度的二分点以上,在前坡面肩部上弦杆不允许焊接。桁架横向支撑的搭接可采用穿套管螺栓联结的方法。
③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墙体或后屋面保温材料时,其容重不宜小于15千克/米3,容重过小时,施工过程中板材易掉角或破碎,制成的复合保温板的强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④采用焊接钢桁架时,所有屋面钢构件应严格进行除锈。并刷防锈漆二遍。使用过程中,每年都得除锈,刷防锈漆。否则,其使用寿命将会受到影响。
⑤为了提高内墙面的反光作用,以增加室内的光照强度,温室内墙面宜用简易石灰砂浆粉面,并用石灰浆喷白。
考虑到大棚面积有200亩,在种植管理上需要不少人工,可以考虑直接建设成智能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作为反季节作物种植的必备建筑物,广泛应用于经济附加值高的作物种植中。如今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山东寿光等地区的温室大棚已经实现了智能化,鸟枪换炮,成为了智能温室。智能温室大棚因其结构轻便,造价相对较低、建设周期短、应用范围广泛等原因,农业种植、育种育苗、科研实验等方面都有其身影,用于现代化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小镇、休闲观光产业园的建造。
一、设计规划
为了提升设计方案的落地可执行性,通常由设计方和使用方共同来完成。设计方一般是有设计资质的专业机构,根据使用方的应用目的、建设场地环境、当地气象历史数据、建设预算、地质情况、土壤成分、后期管理使用人员等需求,因地制宜。
温室设计
关于整体布局、采用类型、跨度、间隔和开间尺寸等数据方面的设计,应考虑到结构、机械、覆盖与支撑材料、通风、增温、内外排水,以及环境控制系统,也就是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等多种因素,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种植作物类型,根据结构框架设计特点归纳:
①、结构布局。由于国内特殊的地理环境,通常南北栋建筑的太阳直射光更佳,平均日总量透过率最高。宜采用主向阳面的屋面,其光照总量要比采用对称向北屋面大大增加。同时为埋件结构件需求,应低于室外地面0.5米。
②、覆盖材料。玻璃作为非晶非金属的材料,透光率高,用于建设温室大棚,其透光率衰减少,定期维护清理,使用周期长,是较为理想的温室覆盖材料。
③、通风问题。为了通风以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确定温室开窗的朝向。以当地季风的风向为依据,选择在温室的对应方向留下天窗,即某地风向为东南,天窗位置应在温室的北侧。
④、遮阳系统。由于玻璃温室的特殊性,其遮阳系统多采用遮阳网之类的设备,在顶面上需留下安装遮阳网等设备的接口,同时最好与顶面天窗有0.1米的距离,便于遮阳的同时还能开启天窗通风。
⑤、温控功能。温控的实现根据季节不同,夏季以降温为主要需求,可采用高压喷雾等方式降温问题。冬季实现增温的装备类型较多,如热风机、采暖机、保温帘等。根据应用的便捷性,需留下对应安装应用的位置。
⑥、灌溉排水。由于各种农作物生长阶段的需水量有一定差异,且使用方存在轮换种植多种作物的可能性,并没有具体规律可循。因此智能温室大棚的灌溉问题宜采用喷灌方式,可接入水肥一体机。
二、建设阶段
完成场地平整、独立基础、圈梁、挡水墙、水帘用蓄水池等土建建设。进行下一步安装工作,有主体骨架的安装、系统安装、现场装配覆盖材料安装等。宜由专业的安装建设队伍进行安装,同时需要现场和业主沟通交流好细节问题。
大棚建设
三、系统安装
这一部分指的是移动苗床、种植支架、种植槽、基质袋、配电安装等,以及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相关硬件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智能温室设施
重点说明下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主要硬件设备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土壤PH值传感器、土壤电导率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等采集类终端,智能电磁阀等控制终端和、智能开关柜等设备。采集终端设备除土壤采集设备外,多采用壁挂式安装,用螺丝固定在监测点即可;土壤类采集设备需要插入到种植土壤中;智能控制柜是手动管理玻璃温室的设备,宜安装在显眼且距地面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各类设备的数量至少需要一个,根据玻璃温室的面积以及划分的种植区域多少,数量随之增加。
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硬件设备
安装完成后,依次将各采集、控制、控制柜等设备接入到管理云平台上,将对应的采集终端与控制终端一一绑定,举例:空气温湿度传感器与天窗系统的电机、采暖机、通风机等温控设备绑定,并设定运行逻辑,即当传感器采集到室内空气过高时,开启天窗、通风机,室温降到某一数值时关闭天窗等设备,若温度再降到某一数值时则开启采暖机等增温设备,具体数值根据种植作物生长所需而定。同理,光照度传感器与人工补光灯、遮阳系统、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等采集土壤数据的传感器与控制水肥一体机的智能阀门等。
设备安装
关于智能温室大棚在云平台上设定的逻辑管理规则,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电脑端上进行修改,即时生效。同时可根据传感器的采集数据、智能阀门的电池/电压/信号等数据,设置自动报警,一旦达到报警条件,云平台自动向绑定接收信息的管理者,推送短信、微信、云平台信息、拨打电话等方式示警。
智能温室控制云平台
总的来说,建设玻璃温室的框架难度并不大,与传统温室的建设区别不大,而实现温室智能化管理的重点在于对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的应用,根据种植经验,指导云平台管理策略与方案,才能发挥出现现代化智能温室的最大功效,实现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
智能温室